2017年10月督导工作简报
2017年第6期
2017年10月份,校级督导共听了64个课堂,涵盖了13个学院(部)教师56人,58门课程。其中39个课堂获得“优秀”的教学评价,25个课堂获得“良好”的教学评价。
本月为院部督导本学期首次开展听课工作,各学院(部)均根据教务处下达的听课任务进行了合理工作分配,尽量保证每个任务课堂都可以被听到,同时又不会被重复听到。本月院部督导共走进100余个课堂。
各课堂评价情况详见教务处“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一、存在问题
(一)校级督导反应问题
1. 本月缺勤现象与迟到现象与上月相比基本持平,但需加强管理。校督导组专家所听的64个课堂应到3172人次,实到2567人次,迟到196人次,缺勤率10.56%(上期10.72%),迟到率6.18%(上期6.13%)。
2. 多数授课老师时间管理观念强,能够提前到达教室,做好多项教学准备,按时上下课。大部分课堂师生交流充分,课堂气氛良好。部分课堂出勤人数少,迟到人数较多,纪律松散,尤其是大教室课堂,依旧存在纪律管理不严、出勤率低、出勤者迟到等现象。
3. 部分课堂没有完全执行学校规章制度。少数教师授课时教态存在问题,如倚靠墙面站立、小动作多等;教学课件不规范,备课不充分,多媒体使用无序,教学逻辑混乱;个别课堂课间休息时间随意,打扰临近教室上课;全英文、双语教学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4. 部分院系课程安排欠合理,教师授课经验需积累。个别低年级外教课程教师与学生存在语言沟通问题,影响授课效果;部分青年教师缺乏授课方法、经验和管理学生能力,课堂活跃度与互动不够;个别课堂授课过程中描述现象、播放视屏时间太多,对问题的深入剖析不足。
(二)院(部)督导反映问题
1. 教师整体专业素质高,教学手段合理,热情饱满,态度负责。大部分教师能提前抵达教室,备课充分,课件精美;授课内容充实,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数课堂采用讲授和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升;大部分被听课教师能在课下积极与督导教师交流请教。
2. 多数课堂的学生参与度高,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师生互动频繁;但也存在学生缺勤迟到、课上不够积极等现象。有的课堂学生缺勤到30%,迟到早退、随意进出教室、睡觉、玩手机等问题突出;部分课堂学生不回应老师的互动。
3. 部分教室安排不合理。教室太大,选课人数太少,影响教学效果。
二、督导建议
(一)本月较低的迟到、缺勤率,体现了我校同学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应当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希望教师一方面以身作则,提前到达教室,树立良好风气,严格管理出勤及课堂纪律;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授课质量,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希望同学们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努力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多多与教师互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二)授课教师应严格执行学校规定,规范自身授课行为。授课教师应严格执行学校上下课休息时间,仪容端正,热情饱满的进行授课;备课时应认真充分,及时更新授课案例、材料,不提倡用电子图书代替多媒体;对全英文及双语课程,需保证授课外语所占比例,对不适宜开设全英文或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讨论、修改及调整。
(三)合理设计课堂内容,适当调整内容深度。学院安排课程时,需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水平,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青年教师应主动学习,着力提升自身授课水平,提升对课堂管理能力,同时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对重点问题深入讲解。
本月是学校正式开学第二个月,各项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大多数教师备课认真,授课热情饱满,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效果较好,能够体现出我校良好的教学风貌。个别教师应积极发现和总结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严肃课堂纪律,改进授课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希望全体一线教师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结合工作实际,不忘培育英才的初心,完成教育事业赋予的使命。
教务处
2017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