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结课周考试情况通报(二)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结课周考试情况通报(二)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结课周考试情况通报(二)

教学周的第18周(即2008年1月7日至2008年1月13日)为期末考试的结课周考试,部分课程在本周随堂考试。本周共安排了300门课程、603门次、23,579人次的考试。总结这一周的考试情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考试井然有序,诚信的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是各院(系)长期坚持从严管理和监考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的结果。

2.由于相当部分课程在第18周还未结课,仍需继续进行教学,一些课程考试安排到了晚间和双休日,各院系在时间、教室和人力都很紧张的情况下,精心安排,圆满完成了本周考试组织工件。

考试总体上进行顺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考生问题

1.有1名考生在《实用法语(一)(辅)》考试中严重作弊,将根据相关规定受到处分。

2.还存在用e卡代替学生证的现象。很多考场中都存在考生出示e卡,用以替代学生证来证明学生身份。

3.留学生不带“学生证”参加考试现象突出。

4.一些考生将手机带入考场,并且在考试中手机处于开机状态。

二、监考问题

1.个别院系监考力量薄弱,有些考场监考力量不足。

2.个别考场在考试前清场不到位,闭卷笔试考场考生座位附近仍有书包等物品。

3.个别开卷考试考场管理不善,有考生吃早点、扎堆等现象。

4.出现个别监考老师迟到现象。

三、考务管理问题

1. 个别院系考试信息统计上报不准确,上报考试时间和地点与实际考试时间和地点不相符。

2. 一些院系监考人员、考试时间、地点调整变动,未能及时上报。

四、特别强调

1. 为防止作弊,禁止学生将手机和不透明的文具盒(袋)带进考场,不允许用手机看时间,更不允许用手机做计算器使用;

2. 学生参加考试必须携带学生证,不能用校园e卡代替。e卡没有学生身份信息,不能证明考生身份,在考场中使用属无效证件。不带证件者不能参加考试

本学期期末考试周即将开始,将有更多的考试陆续进行,针对以上问题,请各学院进一步落实监考任务,明确责任。严格按照考试管理规定,严密组织,加强监督,营造严肃认真、诚信有序的考试环境。

教 务 处

2008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