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

我校召开2017年核心通识课程建设项目中期检查答辩会

我校召开2017年核心通识课程建设项目中期检查答辩会

我校召开2017年核心通识课程建设项目中期检查答辩会

10月26日下午,我校2017年核心通识课程建设项目中期检查答辩会于行政楼1004召开。本次中期检查答辩会教务处特邀北京交通大学王元丰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庞海芍主任、清华大学陈怡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明辉副教授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胡少卿副教授担任评审专家,首批13门核心通识课程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参加了中检答辩,教务处副处长黄健青教授主持了答辩会。

黄健青副处长首先介绍了本次答辩会特邀的三位校外专家:

王元丰为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50余篇,在Nature上发表评论文章2篇,拥有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5项国家技术标准的编委,在学堂在线MOOC平台上主讲精品通识课程《技术创新简史》。

庞海芍任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书记、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秘书长、院校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大学教师发展与高等教育管理。担任《高校管理研究》编委、专栏主持,台湾《通识教育学刊》、香港《大学通识》等多家学术期刊编委。

陈怡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教授,曾任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高教所所长、教育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教学》杂志主编,现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顾问。出版《东南大学文化读本》、《庄子内篇精读》、《道德经讲读》等著作,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在学堂在线MOOC平台上主讲精品通识课程《庄子哲学导读》。

随后,黄健青副处长介绍了目前我校通识教育建设项目的总体进展,我校自2017年4月启动以来,通过大量的调研、讨论,确定了“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世界文明与全球视野”、“批判性思维与哲学智慧”、“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及“科学精神与未来趋向”五大通识教育课程模块,首批建设的13门核心通识课程将围绕这五大模块重点构建,目前课程已进入实际设计的阶段。同时,黄健青副处长还对参加答辩的项目负责人提出要求:本次答辩会的评审将秉承质量第一的原则,希望各项目负责人全面客观地介绍项目进展情况,积极与在座专家交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难点。

会上,各项目负责人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团队情况、项目经费使用情况、下一阶段项目建设安排等方面逐一进行展示,同时提出了在建设核心通识课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并就相关问题与评审专家进行交流。

 

评审专家对课程建设项目团队提交的材料进行了认真地审阅,指出了课程建设工作开展至今存在的问题,回答了项目团队存在的困惑,明确了课程建设的重点,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各项目负责人对专家的质询进行了认真解答,积极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将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前期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确保核心通识课程高水平、高质量地按时完成建设。

最终,经过专家组的认真评审,参加中期检查答辩的首批13门核心通识课程中,8门优秀,4门通过,1门暂缓通过。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各项目组为我校通识教育建设所做的努力,一致认为:我校核心通识课程建设顶层设计合理,符合学校特色,项目管理规范、细致。同时专家组教授对学校通识课程建设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宝贵建议。

 

本次中期检查答辩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共同参与评审,旨在汲取兄弟院校宝贵的通识教育建设经验,推动我校核心通识课程的全面发展,对促进我校通识教育项目建设进度、深化通识教育建设研究、拓宽通识教育建设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 务 处

2017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