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

2020年4月督导工作简报

2020年4月督导工作简报

2020年4月督导工作简报

2020年第2期

2020年4月,我校网络教学工作依旧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同时校级督导履行教学督导职责,深入网络课堂第一线进行网络教学督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一、 听课总体情况

2020年4月,校督导使用线上平台进行听课,共对101门课程进行了评价,73门获得“优秀”评价(占比72.28%),21门获得“良好”评价(占比20.79%),6门课程及格,1门课程不及格。

 

二、 在线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分析

据本月评价问卷与上月数据对比后分析,本月有更多教师能在直播或答疑过程中维持良好的在线课堂(如弹幕、评论区)秩序,较上月占比提高 7%达到80.5%。同时有72.33%的教师准备了与在线课程配套的课程讲义(或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以上两点在本月问卷得分中进步较突出。通过以上情况,表示我校教师在授课中能够对学生严格要求、有效管理,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良好秩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树立良好学风的前提。不仅如此,我校教师为学生准备配套的讲义,在线上教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证学生学会吃透新知识,为学生尽心尽责。

相反,数据显示仅有42.14%的教师能够在直播或答疑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有效调节授课进度,较上月占比下降了15%。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不尽相同,网络及设备也会或多或少的对上课的效果产生影响。建议各位教师在了解学生能力差异后,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 优秀课堂展示

本月多位督导提出听课情况较上月总体好转,教师对网络授课平台使用更加的熟悉,互动频繁,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增加了对作业的讲评,考试安排也很细致,学生出勤率提升,课堂秩序良好。

    1.优秀直播、录播课程如下:

法学院董冰莹老师的《海商法》、伏军老师的《银行法》,授课流畅,内容饱满;体育部张树敏老师的《拓展训练》,教师在镜头前自然大方且与学生有很多互动,教学环节很有设计感,还会鼓励大家自己动手制作操练绳,将作品发到交流群内进行评比,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英语学院张国琨老师的《英语歌曲与文化》,课上编写了与当前疫情相关的歌曲,引导学生去了解、去关心疫情情况及那些为疫情无私奉献的战士;国际关系学院赵鸿燕老师的《国际谈判学》有场中美之间的谈判,赵老师不仅克服了中美之间文化的差异,还要协调时间差,将每个时点需要做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国际商学院陈胜军老师的《人员培训与开发》,教师在课下多次试验平台功能,课上授课有讨论、有学生展示、有教师点评、有作业讲解,相信学生一定能收获颇丰。

    2.优秀混合式课程如下:

混合式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提前准备或者选择适合的课程视频进行相应安排,同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组织见面课进行重难点讲解、解答学生的问题等,打破了线下教学的惯有模式,教师为此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与心血。金融学院冯建芬老师的《金融衍生工具》、《金融数据技术分析》,教学任务、目标、公告等都非常清晰,还组织见面课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类问题;国际商学院王秀丽、祝继高、韩慧博老师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团队,统计学院叶文锐、张宇卓老师的《数学分析(二)》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各类客观评价指标都名列前位。

四、问题及建议

1. 个别课堂未按时开课,推迟20分钟左右,原因是到课学生过少,教师需要等到学生到齐才开课,建议各教学单位提醒学生按时出勤,避免迟到、缺课情况。教师在每堂课上要有足够的授课时长,保证教学质量。

2. 某些录播课堂上课内容单一,只有对条文的讲解,没有对应案例的分析,更没有互动,学生的问题只能返校后才能解决,这样不仅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更容易造成学生一知半解,问题积压,影响教学质量。建议选择录播课的教师能通过微信群等沟通方式及时解决学生问题,以免对后面的教学造成影响。

3. 个别直播课堂,教师在提问时,学生没有反应,隔几分钟后再次提问,循环几次就浪费了10几分钟的时间,建议:教师与学生在课前测试上课使用的设备及网络是否流畅,以及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安排好课上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让学生做好准备,提升课堂效率。

本月,我校校级督导又超额完成了听课任务,为保障网络教学质量尽心尽力。我校网络课堂整体向好,感谢教师们的默默付出,向一线教师和督导老师致敬,各位老师辛苦了!

 

 

教务处

2020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