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周考试情况通报(二)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截止到7月8日期末考试周第一周结束,共完成了25853人次的考试,占考试周考试总量的66%,考试已完成过半。总结这一周的情况,全校考试总体状况继续保持良好,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责任意识强,管理工作到位
近期天气异常炎热,主考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和监考教师不畏酷暑为当天的考试做准备,很多老师为上午首场考试做好准备7:00到校,下午到18:30最后一场考试结束以后才下班回家,非常辛苦。
1.期末考试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巡视
根据工作分工,期末考试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巡视每一个考场,对优化我校考风、考纪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小组成员之一,信息学院的黄健青副院长,在巡视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与教务处沟通,在后续考试中改进了一些防犯违纪作弊隐患的环节。其他领导小组成员尽管行政工作任务繁重,仍坚持在考试第一线巡考。
2. 学院党政领导亲历亲为,教管人员兢兢业业
学院领导认真巡视考场,亲自到考场指导、督促,监考人员严格检查考生证件。如信息学院承担多门全校公共数学、计算机类课程,组织多场上千人规模的大考试,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对所有考场监考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学院在检查考生证件和签到环节严格把关,要求由两名监考教师同时对照考生名单与考生证件进行核查并逐一确认,而不是由学生个人自查确认,体现了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各院教学管理人员,从安排监考到分发试卷,从巡视到监考,事无巨细,认认真真做好每一环节工作。金融学院、经贸学院、信息学院、中文学院、商学院、英语学院等教务人员到本院考场巡查处理突发情况,为监考教师送水,以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
3.克服人员少,积极组织和安排监考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是教职工人数较少的单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承担全校“两课”的考试,考试人数最多的一门课考生达两千余人;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承担全校留学生公共汉语课的考试。两个教学单位克服人员少的困难,积极组织监考力量,精心编排并落实监考,全体教师全部上考场,考试工作圆满完成。
二、将防范考试违纪违规作为监考工作的重点
在考场中执行考试纪律的宽容最容易发生考生考试违规,严格要求是对学生最好的爱护和保护,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监考教师的共识。
1.考前特别提示考试要求和纪律
在本学期各门课程考试中,统一要求监考教师在考场黑板上书写“特别提示”,明确考试禁带物品和管理要求。
2.将彻底清理考场作为监考重点工作来抓
各学院都将考前组织考生严格清理书包、复习资料、手机、笔袋等与考试相关物品作为考场考试前的必做工作,考生考桌及周围没有考试违禁物品,尽力消除各种违规隐患。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王虎老师组织清场工作高效、到位,在170位考生的大型考场上全体考生按照他下达的统一指令一步一步地做到关闭手机、清理考桌、摆放证件和文具等,考场秩序维护良好。
3.监考精力集中
绝大多数考场监考教师面向考生,关注考场上的每一个考生,不背对考生,不做与监考工作无关的事情,及时处理考场上发生的各种问题。
4. 收卷秩序良好
绝大多数考场,尤其是80人以上的考场,监考人员都能够在收卷环节控制好考场,保证试卷有序回收,考场秩序良好。比如7月5日下午第二场宁528考场的《审计学》考试,在考试结束时,主监考吴革老师严格控制考场秩序,在全部120余位考生全部提交试卷、清点无误后,方让考生离场。
三、存在的问题
总体考试情况良好,但是仍存在需要待改进的工作和杜绝的现象。
1.来华留学生违纪作弊现象突出
截止到目前,确定考试违纪和作弊共有6名考生,其中留学生5名。另外,还有3名考生的违纪作弊情况正在调查取证中。
2.个别监考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有迟到现象;个别监考教师监考过程中有看杂志、批阅试卷等现象。
四、特别强调
针对前一阶段考试过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严肃考风考纪特提出以下要求:
1.监考人员认真负责严抓考风考纪,认真检查学生证件、彻底清场,不留隐患。
2.监考中监考人员禁止看书、阅卷、看手机等电子设备,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
3.学院向考生特别是来华留学生强调作弊带来的严重后果,打消考生作弊的侥幸心理,加强对留学生考生的诚信教育。
良好的考风考纪,是学风和校风的体现,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希望全体考生端正心态,克服浮燥、侥幸心理,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全体监考教师再接再厉,在后续的考试中认真组织好每一场考试,顺利完成监考工作。
教 务 处
2011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