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

期末考试情况通报(二)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情况通报(二)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情况通报(二)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周第一周结束,共完成了26411人次的考试,占考试周考试总量的59%,考试已完成过半。总结这一周的情况,全校考试总体状况继续保持良好,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主考学院责任意识强,管理工作到位

本周进入三九,北京经历了强降温天气节,天寒地冻。主考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和监考教师最早的上午7:00多到校,为当天首场考试做准备;晚上最后一场考试结束至20:00以后才下班回家,非常辛苦。

1.学院党政领导亲历亲为,检查本院的每一个考场监考工作

全校数学课、公共计算机类课等上千人规模的大考试由信息学院组织,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在陈进院长的带领下对学院每门课所有考场监考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到目前为止信息学院的各考场没有发生任何失误。

2.克服人员少,积极组织和安排监考

人文与社科学院、中文学院是全校教师人数较少的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承担全校“两课”的考试,考试人数最多一门课近两千人;中文学院承担全校大学语文和留学生公共课汉语课的考试。学院克服人员少的困难,积极组织监考力量,精心编排并落实监考,全体教师全部上考场。人文与社科学院1月8日下午全校“政治理论(一)”课程考试大小考场共26个,监考全部按时到位。

3.巡视工作对树立良好考风,起到推动作用

学校领导在百忙之中到考场进行巡视工作。1月9日下午,期末考试领导小组副组长陈建香副书记亲自到求索楼考场巡视,体现出校领导对期末考试工作的高度重视。

期末考试领导小组成员、教务处工作人员及校督导员、各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等每天都坚持认真巡视全部考场,对优化我校考风、考纪起到了很好推动的作用。

二、更多的学院将防范考试违纪违规作为监考工作的重点

在考场中执行考试纪律的宽容最容易发生考生考试违规,严格要求是对学生最好的爱护和保护,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监考教师的共识。

1.彻底清理考场

考前组织考生严格清理书包、复习资料、手机、笔袋等与考试相关物品已成为信息学院、商学院、中文学院考场的必做工作。在3个学院的考场中,考生考桌及周围没有考试违禁物品摆放。教师们意识到清理考场的重要性,将各种违纪隐患清理在萌芽中。

2.监考精力集中

绝大多数考场监考面向考生,关注考场上的每一个考生,不背对考生,不做与监考工作无关的事情,及时处理考场上发生的各种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在总体情况良好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1.发生作弊、违纪现象

1月8日上午进行的 “国际经济学”课程考试中1名考生夹带与考试有关的材料考试作弊。希望广大考生引以为戒,以诚信的态度对待每一场考试,不要因为一念之差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1月7日下午的《经贸汉语阅读与写作(三)》考试中,有1名留学生考生在考试结束前手机声响,违反考试纪律,学校将根据相关规定对此考生做出严肃处理。

2.个别留学生无视考场纪律

在考试过程中,留学生考生有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现象,有将手机带在身上,另外还有极个别考生仍有不带证件,这些现象都是考试中所不允许的。

3.个别学院领导精力投入不足,监考人员缺乏责任感

个别学院承担全校公共大课,监考人员、考场多,极易发生问题,但学院领导甚至主管领导对本院考试工作没有检查和督促,与多数学院领导重视,主抓工作落实形成鲜明对比。

少数监考教师责任意识不强,监考不到位,有迟到、考前清理考场不严格、监考过程中离开考场、特别是青年教师监考时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甚至打嗑睡等现象。这样的考场,往往发生考生违规事件。希望广大监考老师加强责任感,认真对待每一场考试,严格按照“监考须知”的要求执行监考任务。

良好的考风考纪,是学风和校风的体现,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希望全体考生和全体监考教师再接再厉,在下周考试中能继续保持本周的良好局面。

   

20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