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校长参加2011年财经类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
暨高等财经院校第五届校长论坛并作大会发言
9月17日上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11年财经类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暨高等财经院校第五届校长论坛在安徽财经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9所财经类高等学校的校长、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教务处长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引,旨在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探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全面提高高等财经教育质量特别是大力提升财经类人才培养水平。研讨会和论坛围绕“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提升财经类人才培养水平”的主题展开探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作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要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转变思想观念、优化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评估、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等方面,大力提升财经类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高等财经教育质量。
施建军校长以《搞好本科专业建设,切实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题首先作大会发言。施校长在发言中指出,一个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本科生,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是大学的重中之重。所以,提高大学办学质量的关键,主要在于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我们需要在本科生培养上,创新的力度再强一点,改革的步子再大一点,真正促使大学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真正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大学处于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高质量、注重创新,走内涵发展的路子,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路上迈进。
施校长向大会介绍了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施途径,诠释了我校人才培养目标:高素质、创新性、国际化的未来领军人才。施校长说,社会需要就是我们的办学目标和方向,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进一步明确。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纪念大会上,提到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的结合,如何结合的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教育理念创新。因为现在全面发展、人人成才是我们教育规划大纲规定的战略目标。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人才,因此一定要因材施教,按需培养,分类培养。进一步优化完善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努力创新财经类人才的培养方式 要进一步完善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途径。
在谈到特色大学时,施校长提出,特色大学是由特色专业组成的。没有特色专业就没有特色大学。特色大学的奋斗目标很显然需要一大批特色专业来支撑,而特色专业要有一系列的课程组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正是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体现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培养创新能力强、复合型的人才,使学生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贸大培养的学生遍及全球。
施校长的办学理念在会议期间受到高度评价。
会议期间,施校长向安徽财经大学丁忠明校长赠送了《跑好这一棒-我的办学理念与思考》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图书。
2011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