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部门动态

部门动态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简报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简报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简报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务处通过网上综合教务系统开展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本次评教涵盖了该学期全校所有本科课程,共计1360人门次。全校应参评学生86247人次,实际参评76769人次,总体参评率达到89.01%。现将评教结果和综合报告进行公布。

一、评教总体分析

本次评价,学生对普通类、基础外语类、双语类、体育类、荣誉类课程和新生研讨课,分别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互动、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了评价。按照课堂类别进行评价得分的统计,可以发现我校新生研讨课的评价得分较低,分数波动较大,反映了我校新生研讨课相对于其他课程类别,整体上课堂教学质量的学生满意度有待提高。

表1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按课堂类别评价得分

序号

课堂类别

总分均值

变异系数[1]

1

普通类

94.95

3.23%

2

基础外语

96.04

4.01%

3

双语类

94.73

2.88%

4

体育类

95.13

4.66%

5

荣誉课程

95.96

3.89%

6

新生研讨课

91.43

4.79%

总计

全校课堂评教得分均值

95.09

3.86%

根据统计结果,全校课堂评教得分均值为95.09(上学期94.18分),总体较上学期相比略有所上升。如果将本次评教看作是一次面向教师的“考核”,那么本次“考核”的难度系数[2]为0.054,难度较低。经过模拟[3],我校课堂评教得分均值的理想水平应为79.18,理想变异系数为6.36%,理想难度系数应为0.21。因此我校本科评教打分存在分值整体过高、分布过于集中的现象。

对本次评教的十个二级指标信度分析。信度水平 系数[4]为0.937,高于统计标准0.7。统计结果表明,评教问卷内部结构一致性较高,分项指标间趋向一致,指向有所区别,学生可以针对评价指标具体指向做出相对有区别的评分。

二、各学院(部)评教情况分析

按照各学院(部)对2015-2016-1学期评教总评分数进行均值比较,相比前一个学期,我校大部分院(部)的教学质量评价分数均有所提高,其中公共管理学院、统计学院、国际商学院、法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的本学期总评分数提高幅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外语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统计学院的总评分数明显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同时各院部评教总评分数的变异系数保持在5%以内,说明我校课程的教学质量情况较为稳定,同学们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并没有因为课程差异而产生较大波动。

表2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按学院(部)的总评分数明细

学院(部)

开课门次

本学期

总评均值

本学期

变异系数

上学期

总评均值

上学期

变异系数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134

94.32

3.80%

93.69

3.95%

金融学院

65

94.78

3.92%

93.89

3.73%

国际商学院

107

94.23

3.75%

93.01

4.38%

英语学院

211

94.56

3.97%

93.83

3.53%

外语学院

242

97.34

3.37%

96.24

2.54%

法学院

72

95.48

3.58%

94.25

2.66%

信息学院

73

94.25

3.83%

93.95

2.85%

公共管理学院

49

95.39

2.57%

94.00

2.73%

国际关系学院

37

94.82

3.90%

94.33

5.59%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99

93.41

3.60%

92.37

4.45%

保险学院

50

94.74

3.82%

93.53

4.61%

统计学院

46

95.58

2.76%

94.21

2.59%

体育部

89

95.13

4.66%

95.12

2.7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73

94.76

2.64%

93.58

2.57%

文化艺术教学部

13

94.21

3.04%

94.28

2.53%

总计

1360

95.09

3.86%

94.19

3.66%

图1 2015-2016-1学期与上学期各院(部)评教总评分数比较柱状图

本次评教中统计了班级人数规模差异对评教得分的影响情况,详见表3。统计结果表明,随着课程人数规模的增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得分均值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满意度逐渐下降。因此,建议各院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减小课程人数规模,提升教学效果。

表3 2015-2016-1学期班级规模差异与课程评教得分均值对照表

人数规模

课程数

评教得分

1-10人

51

95.88

11-40人

607

95.28

41-80人

337

94.90

80人以上

365

94.83

总计

1360

95.09

本次评教向学生调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典型的教学问题,通过统计每个课堂中反映存在问题的学生人数比例,课堂中反映教学问题人数超过10%以上的课堂数量分布,详见表4。统计表明,各种教学问题在我校本科课堂教学过程中时有发生,各院部应进一步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规范等相关制度和规定的学习宣传,端正教学态度,严肃教学纪律,有效监督教师课堂授课情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得到切实保障。

表4 2015-2016-1学期反映教学问题人数超过10%以上的课堂数量

院(部)

上课迟到、早退,随意离开课堂

在授课过程中接打手机,或进行其他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布置和批改作业累计次数未达到2次(含)

以各种方式要求学生评教时打高分

开课总计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保险学院

9

13.6%

9

13.6%

30

45.5%

8

12.1%

66

法学院

13

11.8%

12

10.9%

48

43.6%

6

5.5%

110

公共管理学院

7

9.5%

8

10.8%

21

28.4%

5

6.8%

74

国际关系学院

4

5.6%

5

7.0%

14

19.7%

3

4.2%

71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2

12.0%

25

13.6%

66

35.9%

12

6.5%

184

国际商学院

32

17.2%

28

15.1%

60

32.3%

17

9.1%

186

金融学院

28

22.6%

19

15.3%

44

35.5%

15

12.1%

12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11

8.9%

12

9.8%

46

37.4%

1

0.8%

123

体育部

45

18.1%

44

17.7%

76

30.5%

29

11.6%

249

统计学院

5

3.9%

4

3.1%

17

13.3%

3

2.3%

128

外语学院

59

12.9%

55

12.1%

108

23.7%

41

9.0%

456

文化艺术教学部

3

8.1%

5

13.5%

6

16.2%

2

5.4%

37

信息学院

21

12.7%

21

12.7%

51

30.7%

13

7.8%

166

英语学院

84

18.6%

70

15.5%

139

30.8%

36

8.0%

452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9

3.9%

5

2.2%

21

9.1%

5

2.2%

231

总计

352

13.2%

322

12.1%

747

28.1%

196

7.4%

2657

(说明:考虑到部分留学生可能因语言理解问题不能有效回答评价问卷,谨慎起见,表4统计数据中已剔除留学生评价意见)

三、总结

本次评教从总体评价水平上来看,结果令人满意,说明我校整体本科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部分课程、院(部)的课程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有所下降或相对较低,需要开课单位和任课教师认真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务处积极收集广大教师的反馈和建议。针对部分教师提出部分留学生回答评价问卷有效性的疑问,本次评教谨慎地对有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评价结果中剔除该因素影响,尽量做到公正客观的无偏评价。今后,教务处评教部门将不断改进工作,积极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做到评教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切实有效保障我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务处

2016年3月28日

四、附录:



[1] 变异系数:标准差对平均数的百分比,反映了次数分布的离散程度。值域范围在0到+∞,数值越大,样本间离散程度越大。

[2] 难度系数:值域范围在0到1之间。本文采用高低两端组得分率均值计算法。难度系数越高,表明测验难度越大,通过率越低。在为了体现区分和选拔功能的常模参照测验中,建议的理想难度系数在0.50左右。

[3] 模拟方法:利用规划求解模型,将评教得分均值和方差作为变量,在全校评教得分满足正态分布的约束前提下,实现评教不合格(75分以下)的人数比例为20%。规划目标来源于我校评教后20%不得参评教学类教授的规定。

[4] 系数:克朗巴哈 系数,用来测量调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即通过构成项目之间的相关程度所表现出来的同质性。值域范围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相应的信度水平越高,统计标准认为可靠量表的 系数至少应在0.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