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部门动态

部门动态

本科教学院长联席会会议纪要 2011年4号

本科教学院长联席会会议纪要 2011年4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教学院长联席会会议纪要

20114

教务处                                      2011年9月3日

时间:2011年9月3日(星期六)上午8:30--12:00

出席: 赵忠秀 王丽娟 郭  敏 王永贵鲍  禄 许德金 丁  隆 黄健青 崔鑫生 熊光清 梁凯音 王明辉 于海纯 施  丹 程振川 白建军 邬若虹 邱小红 王海涛 郑东晓 祝传臣

记录:翟娜

发布:教务处

会议主要内容:

新学期伊始,教务处组织召开了主管本科教学院长联席会。本次会议由王丽娟处长主持,来自各学院、图书馆等教辅单位领导等共22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本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研讨的主题是学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落实本科教学各项工作计划,迎接新挑战。

一、教务处郑东晓副处长通报上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和本学期开学报到情况

郑东晓副处长重点将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情况进行了通报。郑副处长指出,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体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作弊事件的数量较之前学期有所增加。郑副处长通报了三起情况比较典型的作弊事件,指出考风会影响学风,从而影响本科教学质量,因此希望各学院对学生加强考风考纪的教育,对教师加强考试规定和流程的学习,加强学院对考试的监督管理。然后,郑副处长通报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提交工作和本学期师生报到情况,并对本学期后续工作进行了布置。

二、教务处祝传臣副处长解读本科教学工程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祝传臣副处长对我校本科教学工程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行了全面解读,尤其对学生评教构成比例、学院互评、督导工作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做了详尽说明,并呼吁各教学院长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评教、学院互评展开充分的讨论。另外,祝副处长指出,《意见》将实践教学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作为重点建设内容,二者必将成为今后本科教学关注的重点,希望各院长就此建设内容畅所欲言,开展讨论。

三、教务处王丽娟处长安排本学期教学工作

王处长重点介绍了本学期的八项教学工作:

1.根据学校的“十二五”规划,制定教学行动方案。一是关注培养方案的完善。培养方案是本科教学的大纲,它的修订鼓励学院创新,但同时也要继承原有优点。刚刚修订的2011年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专业要求、课程体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二是希望各学院对于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形成规划。三是培养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实验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

2.认真学习《意见》。该文件突出了本科教学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认真思考,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结合外经贸大学已有的教学成绩,在新的起点上,突出我们的办学特色。为接下来的教学改革做好准备工作。

3.荣誉学士学位项目的完善。第一,荣誉学士学位项目的课程建设已基本形成体系,今后将通过建立评价标准,成立课程评价机制,进行课程的淘汰和筛选;第二,建设荣誉学士学位项目的科研环境,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4.质量工程一期的推进和验收。

5.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务处将全力支持公开课示范教师的教学工作,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方法的讨论,并计划小范围尝试开展公开课。

6.教学评估体系的调整。本学期重点完成课程评估和教学评价。

7.综合教务系统的调研和更换。本学期将进行大范围调研,涉及到相关制度的调整和工作流程的调整,工作量非常大,希望得到各学院支持。

8.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本科教学周工作计划,教学成果奖申报,召开期末教学工作会议,进行新生教育和新教师教学培训,开展实验室建设等。

四、与会人员开展研讨

与会人员根据各院、单位的具体情况,就本次会议的议题展开了积极的研讨,为我校本科教学改革提出了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体育部白建军主任希望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在借鉴外校经验的基础上对培养方案进行新的调整,增加选修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选课制度。

英语学院许德金副院长就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是在国际化过程中,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希望口语课能够全部由外教讲授;二是认为在评教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学生的评价之外,能够考虑教授、督导和学院的评价;三是希望在本科教学工程中,大学英语教学成果和教学项目的设立能够得到学校的支持。

金融学院郭敏书记提出,在院系互评中能否根据各个学院的不同特点,指出哪些学院重点考虑哪些目标。郭书记还提出,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验收过程能否简化,从而节省教师精力,以激励教师更多地参与教学项目。

中文学院王明辉副院长指出目前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正在下降,而我校大学语文学分从6分降到4分,希望能给人文更多的关注。然后,王院长提出本科教学工程能否在校内部分弱势学院实行培育制。

图书馆邱小红馆长针对研讨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如教学参考资料的标注。

国关学院熊光清副院长总结了国关学院发展,认为学院发展好于预期,希望每年招生名额能扩至80人,分为两个专业。

思政部梁凯音副主任指出论文这种考试方式要求每篇论文有200字以上的评语,教师工作量很大,建议教务处进行适当改革以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外语学院丁隆副院长主要谈了三个问题:一是我校研究型课程太少,过多强调技能;二是认为院系互评中缺少学院考察这一环节;三是留学基金委资助的我校外语专业的留学名额大幅减少,希望学校能重视这个问题。

信息学院黄健青副院长提出两点建议:一、在学生评教过程中,能否针对基础课、专业课、外语课的不同分别设计评价标准,100%学生评教存在一定的弊端;二、能否制定和明确实验课的教学标准。

 

五、赵忠秀副校长总结讲话

赵忠秀副校长对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并结合《意见》对本科教学工程的要求,重点强调了如何结合我校传统特色深化和推进本科教学改革。

赵校长指出,国际化是我校标签,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学生本科四年期间如何在一个国际化环境中成长,二是外国留学生本科四年期间如何与中国学生的教学相交融。在各学院设计“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国际化这个因素。

对于下一步本科教学改革,赵校长要求各学院要开阔思路,大胆创新,谋求发展。目前本科教学对学生的培养多关注课堂学习,下一步改革要更多关注学生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对于荣誉学士学位项目的建设,赵校长提出是否可以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经验,由教务处成立经贸大学荣誉学院,从制度上保证荣誉学生的培养质量。荣誉学院是个虚体,但对学生的管理是实的,学生可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教师名师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指导。对于公开课的推出,赵校长认为,公开课是对大学围墙的冲击,但同时它也是降低学校教学成本的有效手段,能够将教师从重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我们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和影响,适应变化,引领变化,深化改革。

最后,赵校长指出,教务处和各学院教务部门是本科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和核心,我们可以从学系主任、班主任等基层工作者着手推动本科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