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快讯 > 内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  “新文科视角下的通识教育:理念、精髓和趋势”教学研讨会
阅读次数: 2928 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2021年01月23日 19:0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

新文科视角下的通识教育:理念、精髓和趋势教学研讨会 

 

2021年1月23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新文科视角下的通识教育:理念、精髓和趋势教学研讨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通识教育与大学精神”、“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全国各地多所高校的100多位教师参加了会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夏文斌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夏校长指出,新文科视野下的通识教育体系创新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有助于受教育者开拓学科视野、优化知识结构、补齐知识短板、夯实知识基础,有助于受教育者提升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通晓历史、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助于推进学科整合、学科联动、互学互进,有助于弘扬提升人文精神、推动人文精神的现代传承。

会议第一单元的研讨主题是“通识教育与大学精神”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原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龙永红教授指出,当前通识教育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认识上将通识教育误解为通用知识教育;顶层设计不到位;教师对通识教育定位和课程目标定位缺乏认识;学生对通识课程不重视;学院弱化通识课程地位。为破解上述制约因素,通识教育应遵循以下路径: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内涵是“融通识得”;全面提升通识教育的定位;以适应新时代、面向未来的创新引领人才的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围绕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不同方面分模块设置课程体系和修习要求;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开设;通识核心课程教学和建设应由高水平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担任;通识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应充分体现通识核心课程总体定位和教学目标要求;在课程教学的组织上,通识核心课程一般实行小班教学或大班讲授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通识核心课程应强调课堂教学与课外研学相结合;以有效激励和引导学生广泛学习、深入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考试考核方案和考试考核内容。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任军锋教授认为,新世纪中国大学面临四大结构性危机:教学与科研出现结构性断裂,教师与学生形成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学术与行政之间发生精神性疏离,本科教育沦为大学教育神经的最末梢。为克服上述危机,新世纪中国大学亟需自我革命,而通识教育在教师教学和大学建制两个层面为推进这场自我革命提供了重要契机:教师教学层面,要求教师兼具专业能力与通识能力,教师既是知识体系的传授者和智性大门的开启者,悬置自己的专业傲慢,使概念化的学科知识与经验性的问题意识相得益彰。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有效衔接,课堂形式采取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有机结合,要求助教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足够的学术能力;大学建制层面,要求在观念上厘清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思政、通识教育各自的畛域,课程结构上梳理大类基础课、专项教育课、通选课、思想政治课与通识核心课之间的分际。在整合现有条块资源的基础上,有效汲取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为通识教育提质升级提供基本的建制支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金冰教授以外语类人文通识课程建设为例,阐述了新文科理念引导下通识教育建设的重要性。随着人工智能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外语专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新的挑战,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的推广对外语学习尤其是翻译学科的冲击已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外语届有关自身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的讨论也异常热烈。新文科建设为外语类通识教育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遇,也再一次凸显了外语学科的人文教育与树人教育本质,缺少人文维度的语言教学必然导致文化失语症。以文献阅读为例,外语专业的人文属性要求同学们必须熟读经典。经典作品的共情性赋予读者具有公共价值的情感体悟,使不同时空的读者通过更深层的理解而相互关联,这是在互联网碎片化阅读时代对精神共同体的追寻与体认。外语类通识课程的目标包含不同阶段,从‘学以致用’到‘学以致知’,再到‘学以致思’乃至学以致德。语言技能的学习,语法和句子结构的正确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的磨练,这些都是外语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外语专业绝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性训练,更不仅仅是对某一类别特殊用途外语的培训,而是要引领学生辨析语言背后的历史沿革与文化语境,激发学生思考语言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培养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自觉,从而在跨文明对话中彰显文化主体性,并在对多元文化及不同文明形式的比较中,获得钱穆先生所说的对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应该怀有的敬意和温情。外语类人文通识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熊李力教授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实践,阐述了大学通识教育的若干层次。大学通识教育的第一层次:拓宽视野、传播知识,借助通识教育,学生得以涉猎跨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面。尽管这个层次是必要的,对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但通识教育绝不应当止步于这一层次。第二层次:多学科观察与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理论与现实问题基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并不是简单的获得不同学科的知识积累,而是基于知识的积累,提升对不同学科理论与现实前沿问题的观察与分析能力;第三层次:跨学科观察与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将本专业本学科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置于跨专业跨学科的观察与分析框架中,提升本专业本学科的学习与研究能力。跨学科与多学科,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更加强调各学科分析框架之间的联动兼容,凸显通识教育与专业学习之间的互动性。由此可见,通识课程不是专业课程的简化版或通俗版,而是专业课程的升级版。推进第三层次的通识教育,对教师本人和学校教学体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而言,需要自身不断优化知识结构,针对学生专业背景进行因材施教式的通识教育。对学校教学体系而言,需要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针对学生专业背景有的放矢。

会议第二单元的研讨主题是“通识教育的教学经验与发展趋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卢晓东研究员针对当前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重混”概念(remixing)。以猎鹰可回收火箭为例,其基本洞见来源于火箭以及宇宙航行必须节约成本的基本思想,而“节约成本”是最基本的经济学思想。猎鹰火箭的研究思路,即来源于经济学+物理学,或者说经济学+物理学基本概念的“重混”,其洞见提出者马斯克的知识背景是经济学(主修)+物理学(双学位)。美国学者凯文·凯利认为,“永无休止的变化是一切人造之物的命运。我们正在从一个静态的名词世界前往一个流动的动词世界”。“重混”(Remixing)就是凯文·凯利所提出的一个动态哲学概念。他援引经济学家Paul Romer的判断指出,真正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源于重混。Brain Authur指出,现代技术也源于既有技术的重混。为此,重混也成为培养跨学科人才、或者跨学科人才成长方向的教育哲学概念,构成新工科、新文科等“四新”专业背后的哲学基础。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通识教育,可以将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看作“浅度重混”,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作为通识教育背后的哲学源于静态的名词哲学世界/自然人类文明世界,永恒已经流变,要素需要被重混。“深度重混”的途径包括转学、辅修/双学位教育、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和联合学士学位,或者说经济学相关研究生教育录取理学和工学的本科毕业生,使其将其深度的科学知识带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生教育以增加重混的概率。重混在时间和空间中正在发生并持续发生,教育需要倾听并促进这种“必然”的方向。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熊明辉教授阐释了新文科视角下的逻辑通识教育问题。逻辑学在中世纪占据了通识教育的三个经典人文学科(另外两个是语法学和修辞学)的主导地位。这一传统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确立了逻辑学的特殊地位。作为通识教育,目前高校逻辑教学主要有两条进路:一是理论逻辑进路,侧重于培养学生对逻辑学特别是形式逻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把握,授课对象主要是哲学专业、中文专业、法学专业等本科生等,如《逻辑学导论》《逻辑学概论》《普通逻辑学》等;二是应用逻辑进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的逻辑思维能力,授课对象主要是全校性核心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如《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批创思维导论》等。不管何种进路,作为通识教育,逻辑学教学的目标就要教会学生掌握“概念明晰,判断恰当,推理可靠,论证充分”的逻辑四项基本原则,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本科生曹梦甜同学结合自己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习体会谈到通识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她认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非常重视通识教育,通识课程选修体系完善丰富,同学们获益颇丰。很多同学在入学前以为大学学习就是把专业课学好,其他课程基本可以忽略。然而,同学们在入学后发现,学校提供了丰富的通识选修课程,一些课程尽管与本专业看似关联度不高,但在学习通识课程过程中,大大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帮助同学们了解到世界的广阔,体验到了各种深刻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享受了学习的乐趣,而且培养了创新精神。例如,熊光清教授主讲的核心通识课程“世界文明十六讲”与自己所在的工商管理专业看似距离较远,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得以掌握当代最为重要的各种文明形态,了解各种文明形态的演变历史及其在世界版图上的分布,还认识到各种文明形态的特征及其对个人行为、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伴随着眼界的拓宽、境界的提升,同学们更加认识到:通识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关系并不是“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非此即彼,而是“阳光”与“植物”的关系,只有拥有了充足的阳光,植物才能加速生长,相应地,只有打好通识课程的基础之上,专业知识才能更加快速的提升。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唐景莉总编辑认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通识教育有两大培养目标:一,文理兼通,培养更多诸如爱因斯坦和马斯克之类的人才;二,价值塑造,帮助受教育者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为实现这两大培养目标,通识教育应提前到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在中小学普及通识教育。与此同时,通识教育应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发挥引领方向的作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崔莉教授指出,通识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及其教学创新实践新文科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创造性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提高文科人才培养质量。新文科的新不仅是对内容上新和旧的打通,更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交叉,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新文科通识教育中文化育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从国家战略上看,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从高校高质量发展上看,是立德树人的需要;从新文科建设的角度上看,是以文化人、提供文化根基的需要。因此,新文科通识教育的本质和使命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以优秀中华文化涵育优秀人才。新文科通识教育中文化育人理念体现在要遵循贯通古今、古为今用;融汇中西、西为中用;文理兼顾、善作善成的原则。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人工智能化时代,通识教育文化育人应积极发挥思想求真、道德向善、情感寻美的功能,着力培养“真、善、美”合一的人格健全的高水平人才。通识教育文化育人的教学创新实践,既包括在教学理念上的教学相长、言传身教;也包括在教学内容上的形神兼备,点面结合,以及教学方法上,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可以灵活地使用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讲解、微信群分享文章、读书报告会、微电影、学术沙龙、辩论、主题演讲、调研参观、学术论文撰写等,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吴卫星教授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提出了对财经类高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几点思考。自然科学发展对通识教育有重大影响,出现了以英美为代表的显性通识教育和以德法为代表的隐形通识教育,两者的关键都在于受教育者对一般知识有总体把握,从而更好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金融学为例,从早期金融学到行为金融学、神经金融学,通识教育可以将专业教育中普遍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提供广泛的知识基础。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的优势在于学生共性比较突出、需求比较一致,对专业教育之外的通识教育接受程度较高,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中通常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历史文化以及量化类课程,当然,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的缺点在于缺乏广泛的学科门类尤其是自然科学类课程,学生易于接受新概念,但对学理的探讨往往滞后,而教师的专业背景集中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背景学者较少。未来财经类通识教育应重视分类课程体系构建,夯实通识课程的学理基础,加强通识课程与专业教育的适当结合。

 

在会议总结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夏文斌教授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谢意。夏校长指出,作为一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碰撞,本次会议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起的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首次研讨,凸显了通识教育的五大发展趋势:一为“深”,通识课程是专业课程的拓展版和提升版;二为“广”,通识教育内容广,重在跨学科的兼容并蓄、融会贯通;三为“新”,通识课程是一个新的门类,不是简单的其他门类相加堆积;四为“实”,新文科视角下的通识教育引导学生回归观察与分析能力的提升,推进扎实的综合素质养成;五为“变”,通过改革创新,建构新的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夏校长表达了对未来通识教育发展的高度期待,要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每年定期举办通识教育会议,围绕通识教育的研讨应该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