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快讯 > 内容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示范课:施丹《经济学导论》
阅读次数: 5996 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2017年11月22日 13:40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示范课:施丹《经济学导论》

2017年11月20日9:40,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博学楼301举办教学示范课观摩与研讨活动,教务处处长蒋先玲教授、教学督导李诗教授及30余位中青年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施丹老师授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系主任、博士、副教授施丹是本次教学示范课的主讲教师,为在场观摩教师和同学们献上了一节逻辑清晰、精彩纷呈、特色鲜明的《经济学导论》课程。课堂上,施丹老师通过举例、对比、化归等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抽象晦涩的外部性概念及关系具体化、细节化,并借助图表等工具使产量与边际成本/边际利益的关系形象化、视觉化,还利用同学们已有的知识与生活常识,设计问题情景,带动学生思维,使经济问题生活化、具象化,最终引导学生理解并归纳出外部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外部性因素对于经济福利的影响。施丹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互动,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培养了学生们经济学意识。

 

授课现场

示范课结束后,研讨与交流活动在蒋先玲处长的主持下展开。

首先,施丹老师向在场教师分享了自己从教以来的心得体会,施老师说:

“一方面,我在讲课期间会注重前面内容与后续知识点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由易到难的过程;另一方面,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会引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上的例子,例如讲到机会成本时,我会引入他们进入大学学习有哪些代价帮助理解机会成本;再例如资源配置最优这一章节,可以涉及到怎么合理分配时间。所以,我会将这些例子穿插在课程里面,让他们感觉到经济学是在我们生活中就能用得上的,而不是特别高高在上的理论。但也要注意一点,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要求举例适当,适可而止。

另外,由于课程信息量较大,一节课会讲二十多页的内容,学生在课下看这些内容时,会提出很多问题,所以可以利用QQ群等网络通讯学生们分享课件和提出问题提供平台。对群里学生们的提问,其他同学可以帮忙解答,最后我会给出相应评价及正确答案。QQ群的意义主要在于制造一个学习讨论的环境,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最后一点,受到学生的启发,我觉得讲课有逻辑性很重要。有位学生曾告诉我:会听课的学生上课听虚词,不会听课的学生听实词。虚词就是教课时的一些串联词,用于点点、节节、章章之间的联系,这些串联词可以反映教师授课内容的整体框架。教师讲课的时候应该更注意重要知识点之间虚词的连接,通过虚词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经济学思维和整体框架,避免学生陷入概念的汪洋中。这些联系给学生一个很清晰的思路之后,他们再看到具体的概念和具体的定义时,会知道这个定义是做什么用的,而不是特别机械地背下来。”

 

蒋先玲、施丹、李诗三位老师经验分享

接下来,督导专家李诗教授就整堂课程进行了点评与交流。李老师讲到:

“第一,从教学设计来看,施丹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科学——如何导入问题、如何进一步展开分析、如何收尾,脉络十分清晰。可以发现在施丹老师讲课过程中会有重复,但是这个重复不是多余的废话,而是将前面所讲的有关联的内容后面的章节串联起来,这个过渡是前后贯通的,不留痕迹很自然。

第二,从教学方法来看,施丹老师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表达准确。教学目标明确,主线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方式是启发教学——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适当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吸引注意力,避免学生走神,同时没有喧宾夺主,没有让辅料干扰到主要内容。

第三,从课堂气氛来看,施丹老师很主动——节奏和气氛都在施老师的掌控之中。施丹老师不仅可以基本脱离课件,将重要内容和图表在黑板上展示主动和学生互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当即做出回应。可以看出,施丹老师对自己的课件很熟悉。而有些老师全场都要看着课件,不敢和学生互动,明显是因为对自己的课件不熟悉。

第四,从信息技术使用来看,施丹老师的PPT课件内容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做到了将课件内容与自己所讲授的内容有机结合。

第五,从课后安排来看,施丹老师课后会留作业,并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比如这节课下课时施丹老师说‘有些学生的作业是散的,需要订一下’,这会给学生传递一个信息:施老师在课后是会看学生们的作业的。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外国留学生,都对老师的言行很在乎并且有所期待,要是老师们表现出管,他们就会重视。如果你自己放弃管理,他们也就不会重视你的要求。所以只有加强管理、表现出对学生的重视,才能更好地掌握课堂。

我个人认为,好老师是能够让学生上完你的一节课之后觉得自己有所收获,并且能够向其他同学倾心推荐的老师。而一节好课的形成又有诸多环节,包括精炼准确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也包括老师们的自信和熟练在胸。施老师之所以敢于和学生互动,敢于脱离课件,是因为她很熟练、很自信,熟能生巧。有些新老师讲课时会害怕,其实不用怕,只要你们备好课,和学生有一个很好的交流互动就可以了。”

活动最后,教务处处长蒋先玲教授对本次活动做总结发言。蒋处长说: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科技会对学生课堂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对老师们提供优质、有吸引力的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而一节优质的课堂需要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点,课堂信息量很重要。学生来听课都是想通过课程有所收获,如果一节课程没有多少教学内容,学生会觉得自己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收获不成正比,这会挫伤学生来上课的积极性。所以,教师们需要在备课时制定充足且适当的教学内容。

第二点,教学目标要明确。我们学校的学生是很实际的,他们需要明确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学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老师们在上课前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们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完成什么样的内容,要掌握哪些知识点。有些老师上课前说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任务,结果一节课下来并没有讲什么内容,而是东拉西扯,等到下课还没有切入正题,那么学生就不再想来了。还有些老师上课前不说自己的教学目标,直接讲知识点,学生对于自己的任务不明确。所以,任务感很重要,没有任务感是不行的。

第三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我个人教学经验而言,有些知识点会比较难,尤其在早上8点钟和下午1点半的课,不会上来就直入主题,而是先用5分钟的时间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或者介绍一下这一周国内外发生的经济事件——这一事件和我接下来所讲的知识点是有关联的。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投入到学习中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不是为了让教师们成为教书匠,而是给学生提供有挑战度的课堂,强调课堂的质量。我希望在座的所有青年教师几年后都能像施丹老师一样气场很足,而气场是在自信和阅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真心地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积极学习,认真快乐地对待自己的教学事业。”

本次示范课活动不仅展示了我校骨干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同时也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观摩、学习、提高的平台,实现了优秀教师资源共享,有利于推动我校教师的共同进步和成长,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