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快讯 > 内容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工作坊:科学发声与训练
阅读次数: 1806 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2017年06月14日 14:59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工作坊:科学发声与训练

2017年6月13日中午,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诚信楼203举办了“科学发声与训练”教学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特别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陈晓鸥教授为大家做指导,来自16个学院的的30名教师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由教务处副处长黄健青主持。

 

陈晓鸥教授介绍科学发声方法

陈教授首先提到用嗓过度是老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既能保护嗓音,减轻教师负担,也能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声音质量,使声音洪亮饱满、准确有力,进而提高工作成效。

科学发声的指导由理论方法讲授与模拟练习有机结合。针对科学发声的理论方法,陈教授提出了让嗓子减负的基本要领,即“抓两头,放中间”。“抓两头”的意思是“口腔控制”和“气息控制”。“口腔控制”强调口、舌、唇共同练习:需要打开口腔,提颧肌,挺软腭,打牙关,放松下巴,同时在微笑的状态和位置上来发声,这样声音好听、清脆、响亮、柔和,并且面部表情给人愉悦之感;唇舌用力,使声音集且有穿透力;吐字强调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喉头发声强调“声发前腭”,做到肚子、笑肌、软肋三使劲,肩胸、喉肌、下巴三放松。气息控制上,教师可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肩部放松,打开两肋,微收小腹,感觉到自己的腰变“粗”了,以此使声音圆润响亮,刚柔并济。“放中间”则强调放松喉部,避免发声过度,给嗓音造成负担。陈教授还示范了一些可以做打开口腔和唇舌发力训练的字词和绕口令,在场教师均认真跟读,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发声问题。

 

与会教师认真学习科学发声方法

在介绍过程中陈教授注重结合具体实例,邀请10位与会老师模拟讲课状态,指出其发声问题,并根据发声问题做具体指导。部分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但语速太快,字词中的元音字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吐字不清晰,同时音量高也给嗓子增加了负担。陈教授结合现在学生常玩手机注意力下降的外在环境,指导教师在发声时要动用起舌尖灵活的力量,前腭发力配合气息将声音像“枣核”一样呈弧度送出去,达到字正腔圆,便于学生听辨,同时前腭承接嗓子的负担,也能达到护嗓效果。部分老师讲课时吐字清楚,内容清晰,但口腔打不开,牙关较紧,面部肌肉不够放松,这需要老师打开口腔,面部肌肉上行,放松下巴。各位老师在陈教授的指导后发声有了改善,但陈教授也指出,想要切实有效改善发声状态,需要有意识的在生活及课堂中根据科学发声方法进行练习,养成肌肉用力的习惯。发声训练指导期间,陈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现场讨论练习氛围浓厚,欢声笑语不断。

 

与会教师与陈晓鸥教授合影

本次工作坊受到了到场老师的一致好评。老师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发声问题,掌握了正确发声的技巧,对于今后职业生涯中保护嗓子和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会持续关注教师的发展需求,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欢迎各位教师积极关注并参与!

 

贸大教师发展群